德国政府一纸禁令卡死关键发动机,价值27亿的泰国潜艇订单悬于一线。
中国工程师默默亮出备选方案:自主研制的CHD620柴油机在严苛测试中功率、油耗、震动控制全面对标德国顶尖产品,巴基斯坦海军同款潜艇已实战验证其可靠性。
泰国皇家海军最终拍板换装“中国心”,这场持续四年的动力危机终以技术破局告终。
2017年,泰国以政府间(G2G)模式与中国船舶重工国际有限公司签署合同,斥资135亿泰铢(约合27亿元人民币)采购一艘S26T型常规潜艇。这款基于中国海军039B型改进的外贸潜艇,凭借AIP混合动力系统、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及先进数字化声呐,在竞标中力压韩国“张保皋”级、法国“鲉鱼”级和德国214型等强劲对手,成为中国高端舰艇出口的标志性订单。
按原始协议,S26T将配备享有“潜艇心脏”美誉的德国MTU396柴油发动机。然而欧盟对华军品禁运阴影始终笼罩项目。2021年,德国政府正式拒绝对华出口该型发动机,此时潜艇船体建造已完成64%,泰国已支付10期款项(约77亿泰铢,15.4亿元人民币)。项目骤然停摆,泰方面临两难抉择:若强行终止合同,不仅海军现代化进程中断,更需承担高达合同总额80%的违约金。
面对困局,中国船舶重工提出用自主研发的CHD620中速柴油机替代德国动力。消息引发泰国国内激烈争论——从承诺的西方顶级装备转向中国自研产品,技术风险是否可控?性能能否达标?质疑声浪不绝于耳。
为验证CHD620的可靠性,泰国皇家海军派出专业团队赴华展开严苛测试。在泰方全程监督下,CHD620接受了包括连续200小时高负荷运行在内的完整考核。测试数据表明:该发动机在核心指标——功率输出、燃油经济性、振动噪声控制等方面均与MTU396处于同一水平线,完全满足S26T的设计需求。更让泰方心动的是,CHD620采用模块化设计,显著简化了后期维护流程,且具备良好的热带环境适应能力。
当泰国仍在谨慎评估时,巴基斯坦海军传来实战反馈:配备同款CHD620发动机的S-20P潜艇早已投入现役,运行表现稳定可靠。邻国的成功经验成为打消疑虑的关键砝码。科学测试与友邦实践双重验证下,泰国最终认可了中国动力解决方案。
历经近四年僵持,泰国政府于今年正式批准合同修订案。潜艇动力系统确定更换为CHD620,全案建造周期相应延长1217天。泰国国防部直言:相较于取消合同导致约108亿泰铢(21.6亿元人民币)的巨额损失,工程延期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CHD620作为中国专为常规潜艇研制的大功率柴油机,在6000转/分转速下可持续输出2200千瓦以上功率,其低噪声、抗振动特性及模块化架构,特别契合潜艇隐蔽作战与海外用户维护需求。此次成功替换德国动力,标志着中国突破了高端常规潜艇最核心的动力瓶颈。
中国装备出口曾长期面临“性能强于口碑”的困境。今年泰国空军采购歼-10CE战胜法国阵风战机,如今海军顶着压力接纳中国潜艇动力系统,无不印证一个事实:当自主技术经得起严苛检验,当实战表现打破固有偏见,高端军贸市场的坚冰终将被实力融化。
这枚安装于S26T潜艇的“中国心”,承载的不仅是一纸合同的延续,更是中国高端装备以硬实力撬动全球市场格局的新开端。
金斧子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网站-合法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