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初,随着中越局势的不断恶化,北京决策层制定了对越惩戒的方案,并迅速下达了作战命令,指定许世友上将为总指挥,全面负责对越作战的指挥工作。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我军出动了9个军(其中包括20军第58师),分为东西两条攻击路线。
东线的主力部队包括:41军、42军、43军、50军(缺少149师)、54军、55军,而西线则由11军、13军(包括50军149师)、14军等部队组成。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支部队不仅充满“野性”,而且在战场上被拆得支离破碎,但他们依然展现了卓越的战绩,歼敌达4433人。
据非完全统计,54军自身的伤亡和失踪人数共计2127人(其中包含民工101人),牺牲506人(其中包含民工44人),负伤1607人(其中包含民工57人),失踪14人。
一、南下广西,部队被拆散,仅剩一个师
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方案的敲定,部队开始陆续南下,武汉军区的54军作为“拳头部队”也接到了作战任务,准备南下执行惩戒越南的行动。当时,54军的全体官兵士气高涨,他们终于有机会施展身手,惩治越南那群目中无人的敌人。毕竟,战士们已经很久没有激烈的实战了。
展开剩余80%54军作为一支历史悠久、威名赫赫的王牌军,早年间以野战军身份起家,不仅打得“野”,风格也是“野”,这种自由、不拘一格的作战风格成为了他们的标志。军长韩怀智曾有过名言:“野战军的特点就是野,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。”
接到作战命令后,54军原计划和50军一同从云南方向突入越南,进行一场漂亮的穿插战役,毕竟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。然而,正当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时,却突然接到军区的新命令——改道广西。
“军长,这不是浪费时间吗?”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,部队内部分士兵不满道。
“别说那么多,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,哪怕到天涯海角,54军一样能打好。” 韩怀智冷静回应。
于是,54军紧急调整了部署,改道广西。然而,接下来发生的事远比他们预料的还要复杂。54军不仅被拆分,还被安排为整个东线攻击集团的战役预备队,分配给了其他部队的作战任务。许多战士心中不平,他们认为自己同样有能力,为什么不能像41军、42军那样单独作战?一个个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
尽管如此,韩怀智依然坚持大局为重,他理解部队的不满,但始终保持冷静,确保大局不会受到影响。最终,54军的各师被分配到不同的作战单位:160师归属41军,161师归属55军,而162师则继续执行原定任务,在高平、北部地区作战。
虽然军部最终仅剩下一个师指挥,但54军依然以顽强的战斗力,证明了自己在战场上的能力。
二、“猛虎师”162师,任务频繁调整,四处转战
2月17日,作为“猛虎师”的162师接到任务,要求立即从龙州转战向宁明以西集结。战士们尚未完全恢复体力,在接到命令后,他们迅速整队,快速向目的地前进,到达时仅用了不到20小时。然而,刚刚稍作停歇,162师便接到新的命令:立刻返回龙州西,穿越水口关投入战斗。
尽管战士们已经疲惫不堪,但162师依旧执行命令,毫不拖延。到2月22日18时,正在攻占复和县、准备向广渊方向进攻时,162师再次接到命令,要求他们迅速转移到高平以南,参与围攻越军346师。
162师没有丝毫怨言,立即开始行动。2月28日,战斗仍在高平进行,162师被调至凭祥西集结,准备成为谅山战役的预备队。就在此时,命令再次下达,要求他们进驻高平清剿残敌。
尽管任务不断变化,162师始终保持高效的机动性,迅速适应不同战场的要求。3月1日,162师受命攻打广渊,而到3月11日,在完成清剿任务后,他们再次接到命令,北上协同20军58师进攻重庆县。
162师一路上执行任务,攻克血嘎,夺取班萨斗,配合友军攻占重庆县,并继续推进,清除残余敌人。在此过程中,162师歼敌超过300人。至3月15日,接到撤军指令后,162师顺利完成撤离。
从2月19日到3月16日,162师总共在越南境内活动了26天,跨越了400多公里,参与了复和县、广渊、高平、茶灵、谅山、重庆等多个战场的激烈战斗,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三、其他配属部队表现同样出色
162师的顽强作战精神得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高度评价,作为54军中的佼佼者,他们的表现堪称典范。而同样表现出色的,还有配属给41军的160师,以及配属第55军参与谅山战役的161师。
2月23日,160师从念井出境,先后执行了清剿敌人、护路、以及防守高平等任务,直至3月14日才撤回国境。在这段时间里,160师共歼敌854人,自身伤亡284人,是越军损失的三分之一。
与此同时,161师则作为55军的预备队,参加了谅山战役,从2月26日出境,先后攻占了540高地和脱浪县,随后又清剿了残余敌人,确保了战区的稳定。3月11日,161师回撤入境,歼敌1487人,自身伤亡610人。
54军的这些部队,在战场上以出色的表现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,尤其是在面对突发局势时,始终能够服从命令,积极调整战术,顺利完成任务。
结语
54军的卓越表现离不开指挥官韩怀智的英明决策和指挥,尤其是在162师的任务调整中,韩怀智提出了由助攻变为主攻的建议,为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无论是162师,还是其他配属部队,均在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中,展现了极强的适应力和执行力,确保了最终的胜利。
战后,54军的角色被视为机动部队的典范——随时待命,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他们不仅在这场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,还为后来的预备队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。
54军共歼敌4433人,其中4265人毙命,168人被俘。三个单位和四名个人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荣誉称号。
尽管有评论认为,162师在战斗中曾错过一些孤立敌人的机会,但战争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,指挥决策往往无法完全预见。尽管如此,54军以其敢打敢拼、灵活机动的作战风格,成功完成了任务,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斧子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网站-合法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